三网合一光纤配线架安装方便
G.657单模光纤是用于接入网的弯曲不敏感的光三网合一光纤配线架纤。根据小弯曲半径分别为10mm、7.5mm、5mm和弯曲圈数分别为10圈、1圈的不同。G.657单模光纤可以分为4个子类,即G.657A1、G.657A2、G.657B2和G.657B3。G.657A光纤除了与G.652光纤的性能基本一致外,它还具有好的耐弯曲性能。G.657B3允许的正常工作的小弯曲半径为5mm,它是FTTH使用的理想的光纤。为了满足400Gb/s及以上系统**高速、**长传输性能的要求,新型三网合一光纤配线架单模光纤的两个研究方向分别是降低损耗和扩大有效面积。三网合一光纤配线架研究人员先后开发出**低损耗大有效面积单模光纤(ULL-LEAF-SMF)和多芯单模光纤(MC-SMF)ULL-LEAF-SMF是在G.654光纤基础上,通过采用纯硅芯减小散射损耗,降低光纤衰减;使用下凹内包层三网合一光纤配线架或匹配内包层,增加有效面积,提高弯曲性能,从而使ULL-L三网合一光纤配线架EAF-SMF获得**低损耗,降低非线性效应。
三网合一MODF光纤总配线架:OMDF机架结构形式为敞开式,采用双面操作。正面为线路侧,用于室外光缆的固定、开剥、熔接与终端;背面为设备侧,用于成端设备光缆和设备跳纤。架体左侧固定光缆,右侧存储跳纤。
光缆固定与保护装置
OMDF具有光缆引入、固定和保护装置。该装置具有以下功能:
1.将光缆引入并固定在机架上,保护光缆及缆中纤芯不受损伤;
2.光缆、跳纤经过架体部件时,架体部件结构的设计不应损伤光缆、跳纤;
3.在跳纤转角处,应设置纤环和绕纤柱,避免跳纤和架体直接接触;
4.光缆金属部分与机架绝缘;
5.固定后的光缆金属护套及加强芯应可靠连接高压防护接地装置;
6.光缆固定和保护装置可集中设置在架体底部(室外光缆下走线时),也可集中设置在架体**部(室外光缆上走线时),还可分散设置。当分散设置时,宜选择在架体底部/**部、架体中间位置。
三网合一光纤配线架(图文详细介绍):
一:室外光缆的引入
设备的正面,设计为外线缆侧。在机架的**部,配有多层光缆引入固定板。外线光缆首先引入到光缆固定板上,进行固定,接地保护。开剥后的光缆,顺着机架左边的线环引入到下面各层熔配一体化塑料托盘中,并与托盘中的尾纤进行熔接,每六块十二芯托盘为一单元体,每一个单元体为七十二芯,并可选配**框,标识门板。
二:设备缆的引入
设备的背面,设计为设备线缆侧。设备引入过来的室内黄色缆或单芯纤从机架**部的左侧中间部位引入并捆扎,引入过来的室内黄缆或单芯纤到各层翻转单元板前均须开剥,开剥后的纤,再引入到翻转单元板的背后与适配器相接。翻转单元板可以向前翻转110°度,方便设备来的纤的连接。每块翻转单元板计96芯,可以安装FC适配器,SC适配器,LC适配器等。
机架外形尺寸
1.为与机房内其它设备高度保持一致,便于走线,OMDF机架高度一般选用2600mm、2200mm和2000mm三种。在现有测量室内安装时,也可根据现有测量室的空间高度定制,但较高不得**过3510mm。
2.OMDF的宽度宜为 120mm 的整数倍,推荐选用宽度为720mm。深度推荐选用600mm、800mm及900mm三种。
3.机架外形尺寸的偏差不应**过±2mm;外表面对底部基准面的垂直度公差不大于3mm。
走线槽道
1.机架的设备侧应安装多层水平走线槽道,以满足多个机架并架时的走纤。
2.走线槽道可分层设置在设备侧每层光纤终端单元的下方或后面,也可设置在架体
中间位置,但不应影响光缆的布放与固定。
3.走线槽道内可设置挡纤柱,将架内跳纤与架间跳纤分开。架内跳纤靠走线槽道内
侧布放,架间跳纤靠走线槽道外侧布放,以避免跳纤的交叉走线。
4.各架走线槽道的高度、尺寸应相同,以便于并架时相互拼接、延伸。
三网合一光纤配线架(图文详细介绍):
主要特点:
" 前后操作方式,可多台并架使用;
" 设有分支光缆存储装置,可存储分支光缆余长;
" 跳纤可定长,架内跳纤可定长为2 米、3 米、4 米;
" 应用范围:适用于引入光缆在2000 芯以上的大型模块局、中心机房。
环境要求 :
使用环境条件:
工作温度:-5℃~+4O℃ 。
相对湿度:≤85 % (+30℃)。
大气压力:70~106kPa。